敬拜的意義 蔡婉薇
敬拜聖經中常以「事奉」來說明。舊約申命記中,摩西曾多次勸導以色列人要敬畏耶和華,事奉祂(申6:13 ; 10:12 , 20 ; 11:13 ; 13:4)。約書亞也勸導以色列人要誠心實意事奉耶和華,他並且見證說:「至於我,和我家,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。」
新約保羅書信中,事奉也專指敬拜。「我在他兒子福音上,用心靈所事奉的神¼¼」(羅1:9)他勸信徒獻身為活祭,是聖潔的,是神所喜悅的,分明是以舊約獻祭為例。「你們如此事奉,乃是理所當然的。」(羅12:1)。
可見「事奉」不是教會一般觀念中的「工作」,而是敬拜。所以在聖殿的讚美詩,喚召信眾的歌詠:「你們當樂意事奉耶和華,當來向祂歌唱。」(詩100:2)
敬拜在一切服事的工作之前,是首要的。
1.仰慕
敬拜是對神表達仰慕的情懷,在虔誠之中有著敬畏與敬愛的心意。「神啊,你何等偉大!」這是我們在敬拜時情不自禁地驚呼出來。祂是行奇事的神,祂的作為奇妙(詩77:14 ; 伯37:14)。這樣的感受必會化為歌頌與讚美,心中的感恩必油然而生。
敬拜的英文用詞Worship,其原意為價值(Worth - ship)。這是信徒價值感的因由。我們也真感到敬拜的事最有價值,維繫一切的價值。有人因繁忙沒有時間到教會敬拜,其實問題不在時間,而在價值。我們如果重視與珍貴,必將敬拜放在第一。
2.奉獻
敬拜與奉獻不可或分。聖經中最早的記載,具體地說明敬拜是在創世記第四章,該隱與亞伯向神獻上供物。該隱在奉獻上不忠誠,敬拜的事失敗了,使他失去喜樂,而且因嫉妒而兇殺,他的罪變本加厲,每況愈下。舊約中祭司的職位,就是領導眾人敬拜,經理獻祭的事。我們也當獻上財物,甚至身體一切,當作燔祭,全然而且必然的,我們這樣事奉是必需的。
3.相交
敬拜是與神相交。敬拜的人是以朝聖者的姿態,恭敬地走到神面前,尋求並體驗祂的同在。敬拜確是一個旅程,如同詩班的行列走向講台有這樣象徵的動作。我們帶著敬虔的心,到神的殿,要謹慎腳步(傳5:1)。敬拜是旅程,必是行動的。敬拜一切的項目,就是使我們更加親近神,神也親近我們,與我們相交。我們深切體驗,在神面前有滿足的喜樂。當祂的面光照著我們,以笑臉幫助我們。我們的信心必越發堅強。在祂的愛中,我們也與肢體們相交。集體敬拜,也是彼此的相交。
4.領受
獻祭必須聖潔,祭品不可有瑕疵。所以我們必須認罪,領受主赦免的恩典。我們獻上,是信心的交託。當我們交給主,主才可在我們身上加工製造,造就我們。我們就領受生命諸般恩典。
在敬拜時,我們祈求主的恩典。祈禱尤其是敬拜中主要的一項行動。但是在敬拜時,莫大的恩典,是領受主的話。這珍貴的真理在讀經時可以享受,在啟應誦讀時也充分領受。有的教會每主日必讀詩篇外,更有舊約與新約的經課。在聽道時,我們確應存感恩與受教的心接受。敬拜中聆聽,也絕不是靜止的,而是動進的。「阿們」的回應有聲無聲地上達施恩的寶座前,使我們不住的領受與不住的獻上。我們的生命必益加充實了。
「刊於16/03/2003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