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實相愛(四) 潘就全
  套用《雙城記》的一句說話(也是現在一句很熱門的話)『這是最好的時候,這是最壞的時候。』當環顧身傍,社會的怨氣、民心的消極可說是香港開埠以來所未見。我們就是生存於這樣的時代中,究竟這對我們有什麼意義呢?
上週跟大家分享約翰福音十四章『非典型的平安』意猶未盡;究竟我們的平安在何時失落了,以致我們的社會(甚至是我們在信仰上有把握之神的兒女)瀰漫著這股不明朗的陰暗!

現代人心遠離了賜平安的神,以致失去了真正的平安,這是不能推翻的事實。但身為神子民的我們,究竟是活在「最好的時候」,還是「最壞的時候」呢?我相信這正是神要透過環境,讓我們反省的時候!

我們有?

回應約翰福音十四章,門徒的憂愁就是因為主的離去。對我們而言失去主的結果必然是憂愁、痛苦與不平安的。但祂有離去嗎?正如《足印》的故事,我們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對祂作批評,以感受來衡量祂對我們的愛,其實可能事實上不是如此!

啟示錄中老底嘉教會就是給我們一個提醒──祂仍在,不過只是無奈地在門外!因為那本來屬於祂的位置,已給我們自己佔據了,祂唯一可站的地方,就是在我們生命(心靈)之門的外面。大家有沒有試過被人「下逐客令」的經驗,若你去探訪某人,但那人不歡迎你而將你趕走,你會怎樣呢?當然不會在門外等,一直等到他回心轉意吧!但祂會,因為祂不會將我們撇下,故仍在叩門、等候我們。

但願我們醒覺,假若祂已被擠到門外,我們因醒覺有「?」而立時悔改;假若我們不致於此,也因著有「?」而讓我們不致被身傍的環境所蒙蔽,落到埋怨與灰心之中!

我們有理

我們的信仰並不是精神的麻醉劑!
現今心靈空虛的情況下,人急欲尋找一種可以填補這虛位的東西,而最方便就是偶像崇拜──包括有形(如拜偶像假神、物質追求等)和無形(如名聲、學說等)的,只要這些東西能帶給他們一點慰藉,就不理其後果如何!

天王巨星的隕落,正讓我們醒覺這一切的虛幻和不實際。送別者高呼:「XX,我支持你!」一句支持的說話正說明了對他們關係的認同,也表示現今我們社會的道德標準之界線需要再向下劃。遠方的所謂「公義之戰」得到大多數西方文明所認同或默認,更說明人類對公義已作出重新的定位!

這樣的風氣,或多或少也影響著當今的信徒。主耶穌說:『我是……真理……』,這正告訴了我們,祂是唯一可作我們的倚靠,而且是經得起考驗的。世上一切的標準,若脫離了祂,就變得虛謊;主耶穌在宣告天國憲章之前,已告訴了我們的定位,就是鹽和光,意思是要我們在自己的生活圈子中,活出祂的真理,讓這病了的社會有著一個真正的標準。弟兄姊妹,我們有著重大的使命啊!

我們有你

誠然,末世的道路是不易走的,因為「人要彼此恨惡」的信息,主耶穌已經預先說明了。那麼,信徒如何能在這艱難的道路上,奔跑得輕省而喜樂呢?在最後晚餐時,祂已經作出榜樣,要我們「彼此相愛」地互相扶持。當然我們仍有自己的個性及喜好,而這往往影響著我們的相交;但為了在末世中我們能有照應,能夠活出真理,祂寧願我們學這「困難的」相愛功課而不願我們獨善其身。

神學家潘霍華在《團契生活》一書中說:「我們不能直接與肢體相交。」事實上唯有透過基督的血,才能體會到肢體的美好一面,否則我們所看到的只是一個罪人!弟兄姊妹,其實祂已留下最好的給我們,就是聖靈和肢體(神的兒女)來與我們一同面對末世的艱難,只要我們透過基督,就看得到這關係是何等的美妙!

『但如今、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.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、就比那被火試驗、仍然能壞的金子、更顯寶貴.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、得著稱讚、榮耀、尊貴。』彼前1:6-7

「刊於13/04/2003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