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團契生活再思」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翁玉明

近這幾年,由於社會的生活型態不斷轉變,最明顯的是各種不穩定情況的出現,例如在政治上、工作上,甚或生活質素保障上也是如此。因此人普遍的心態是今日不知明日事!這也影響了人對身邊事物的投入感和信心,好像沒有東西是恆久和可信的。

上述的轉變,也不其然影響了信徒在教會的參與,特別是團契生活。客觀上,工作及生活忙碌、身心疲乏等,是很足夠的理由去推辭返團契。但主觀上,或許有機會出席團契時,又覺得不投入……,相交生活好像流於表面化。在這變化不斷的生活型態裡,信徒的相交越來越膚淺,很容易“out of sight”便“out of mind”,難免有疏離和孤單的感覺。當遇到壓力和困難,以往可以分享、分擔的,如今卻要獨力承擔。這種情況就好像身上的肢體失去互相聯絡的功用,各行各路。面對這樣的情況,讓我們再思團契生活的意義和重要性吧!

團契的意義:

團契有別於其他社交團契,因團契的生活是建基於神對我們的拯救和祂的話。一般的社交,是基於某種的志趣或人所定的目的。但團契卻是一群信徒,因著耶穌基督的拯救,並祂所賜予我們豐富的恩典,使我們可以相聚一起,彼此分享和分擔,體會以基督為元首的肢體相交生活。就如詩1331「看哪!弟兄和睦同居、是何等的善、何等的美。」為何說是恩典,為何說是美善的事情呢?身處於香港的信徒彼此相會是不太困難的。有些地方,特別是很反對基督教的國家,信徒彼此相見是一件很難的事情,所以同有基督生命的人,可以自由地聚在一起,確是神的恩典,是值得珍惜的機會。

團契的重要性:

當信徒聚在一處,照聖經太1820記載,無論在那裡有兩三個人奉主的名聚會,那裡就有主在他們中間。故此,團契有別於其他社交活動,就是有主在我們當中。我們也要按主的話去彼此相交。在腓21-5「所以在基督裡若有甚麼勸勉,愛心有甚麼安慰,聖靈有甚麼交通,心中有甚麼慈悲憐憫,你們就要意念相同,愛心相同,有一樣的心思,有一樣的意念,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。凡事不可結黨,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。只要存心謙卑,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。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,也要顧別人的事。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。」

在團契生活時,我們按神的教導彼此相交,彼此服事,放下自我中心或對人不必要的要求;相反地學習愛人,學習將真理實踐出來,又學習互相代求。不要以為返團契只是那個時段的相交而已,之前和之後的互相守望正是團契靈裡相交的實踐。

願主幫助我們仍然能藉主基督,並按照祂的話,彼此相交,彼此代求,一起連繫基督的身體,在這善變的世代中建立穩固而又充滿愛和彼此守望的群體!

「刊於26/09/20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