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篇 翁玉明
 

最近,多了聽見一些長者中風。其實在今日的社會,人口老化也成了社會和家庭的負擔之一,當中有不少人因要照顧年老的親人而感吃力。但相對來說這些受人照顧的老人心情如何呢?我盼望從近期曾閱讀的一篇文章及聖經的話語與大家分享。

在新年期間,偶然閱讀了一篇文章,主題是「安老院牆上一篇文章」,當中有一段的內容記載如下:

「孩子!當你還很小的時候,我花了很多時間,教你慢慢用湯匙,用筷子吃東西。教你繫鞋帶、扣扣子、溜滑梯,教你穿衣服、梳頭髮、擤鼻涕。這些和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,是多麼令我懷念不已……,所以,當我想不起來,接不上話時,請給我一點時間,等我一下,讓我再想一想;極可能最後連要說甚麼,我也一併忘記。……孩子,現在我常忘了扣扣子、繫鞋帶。吃飯時,會弄髒衣服,梳頭髮時還會不停的抖,不要催促我,要對我多一點耐心和溫柔,只要有你在一起,就會有很多溫暖湧上心頭。」

從上述文章中,不單對老人的生活情況描述得很細緻,也反映出他們的內心感受和需求。俗語說:「養兒方知父母恩。」父母自小教養我們,耐性地等候我們成長,將他們有盡的精力,都花在子女身上。到他們年老的時候,基於身體機能不斷地衰退,很多時候他們好像回復幼兒時期的情況,尤其是有長期病患的長者。故此如文章所說『不要催促我,要對我多一點耐心和溫柔……』相信這對做子女或年輕一輩有很多提醒,也許我們有一天同樣會面對他們的境況!

聖經箴言廿三章22,25節記載:「你要聽從生你的父親,你母親老了,也不可藐視他。……你要使父母歡喜,使生你的快樂。」聖經教導我們孝敬父母,尊重他們,尤其是他們老了,仍要使他們暢快地生活,這是我們應盡的責任。

從屬靈方面,要多為父母禱告,包括領他們信主、身體健康和所面對的問題等。在生活上,多探訪、多與父母溝通,瞭解他們的身心需要,也讓他們知道我們的情況,使他們安心。在經濟上,盡本分供養他們,讓他們有足夠的金錢使用。還有就是不可藐視他們,覺得他們是負累,是無用的,這都會增加他們的心理壓力。倘若信徒能按聖經的教導,在主裡孝敬父母,尊敬長者,使他們愉快地度過晚年,相信到我們年老時,一定感到無悔,因我們曾珍惜身邊的人,讓他們活得暢快。

「刊於20/02/2005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