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其頓的呼聲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潘就全

『請過來幫助我們』這句話,對我們來說是不會感到陌生,因為這是出自聖經的經節「馬其頓異象」。當保羅在第二次出外傳道的時候,來到特羅亞時主顯的異象之對話。這句二千多年前的說話,在今天對我們來說,還是如此清晰!

老實說,在我們身邊已經有不少傳福音的機會,特別是當我們在這兩年不斷地推動傳福音,教會不少肢體已充滿了福音熱誠,我們既有三福隊(希望我們能不斷地去辦),每月也可以到老人院操練。既是這樣,我們又何需勞師動眾,何況已有福建的三明巿,為何還要有台灣之行呢?大家有這想法,確是合理不過的!

其實,自從少娟姐決定往台灣開展新的事奉起,我們既說支持她的事奉,短宣之行就已定案了。只不過當她在起步之初,不便給她帶來太大的壓力,以致過了一年多,才能成行。誰知在這一年間,姊妹在工場上的需要日益加增,而神的恩手也不斷地讓她的工作順利,在推動宣教上大有果效。試想我們說支持姊妹的事奉,難道只有空空的言語嗎?

其實,最早的安排,我們只是打算作宣教探訪,以了解姊妹在台灣的事奉和需要,以致在禱告中能更全面為她守望。誰知在與她商討的過程中,她向我們發出了不少的呼聲,也表示台灣的教會甚是希望我們有人肯過去成為他們的幫助。在多次的討論中,我們逼不得已從「訪宣」變為直接的短宣,就是到台中協助某教會暑期事奉和福音訓練與探訪。當以為一切落實,正在籌備此行實際內容之際,另外在台北的一家佈道所也向姊妹(我們)發出呼聲,就是協助她們的佈道所開展福音工作,以備建立教會。

坦白地說,要兵分二路來成為她們的幫助,我們真的沒有這個能力!但少娟姐在實地了解後覺得她們也真有需要──在這安排下,我們唯有憑著信心,期望神感動更多肢體參與此行,以致我們在事奉配搭上不致太吃力。如今,我們一行七人將於八月五日出發,以不足一星期的時間為台中教會等辦暑期聖經班(或許還有佈道工作),也與台北一佈道所一同出外探訪傳福音及訓練──更甚的是基於地理上的限制,我們必須分為二隊,就是一在台北,一在台中!這對我們來說,是極大的挑戰!

請記念我們短宣隊的需要,特別是在分工配搭方面,在人手不足之下的確甚為吃力。但當想到她們的需要,在我們有餘之下,又怎能置她們於不顧呢;就正如昔日保羅等人,既然認定神透過異象讓他們看到馬其頓的真實需要,就開展了他們馬其頓之行。

我們深信,雖然我們今次之行真的甚為缺乏,但『……或者耶和華為我們施展能力;因為耶和華使人得勝,不在乎人多人少。』撒上14: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