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庭動力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翁玉明

家庭如風鈴

記得自己在神學院時修讀過一科「婚姻與家庭」的課程,當教授這科目的是院長太太,她曾經用「風鈴」來形容家庭,當時我並沒有深刻的體會。到了現在,自己有了家庭,加上接觸的家庭多了,並且在這方面的知識也增多了,才深深體會到家庭有如「風鈴」:一個成員的變動必定影響其餘的家人。

在今天的社會中,夫妻的離異可說是十分普遍,甚至在基督徒當中也是如此。創立家庭基建的羅乃萱在接觸眾多家長的觀察下,她體會到現今家庭關係最大的死穴是「冇時間」及「忙」,而這問題是沒有任何人可以施予援手的 [1] ,倘若家庭出現了問題時,應及早正視並尋求合適輔導,免得家人關係殘缺不堪,難以彌補。

家庭的根基

詩篇127:1「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,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;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,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。」相信當一對戀人進入婚姻時,他們共同的渴求是──建立美滿的婚姻與家庭。然而美滿的婚姻一定要有好的根基。對於信徒來說,有神作為我們倚靠的對象,就是美滿婚姻的根基。例如在婚姻生活感到壓力時,無論來自人際關係、經濟或工作等,我們可向神尋求幫助,按聖經的原則去面對和解決。相反地,倘若我們忽略了尋求神的幫助,用了其他的方法解決──以婚外情來替代與配偶的關係;以博彩來解決經濟壓力等,這都是違背聖經的原則。

 

家人之關係及優先次序

當家人關係出現了張力時,及早尋求解決是好的。但在此之先,我們應當回想基本的問題:「我與配偶或家人的關係如何?」、「他們是誰?」,若對方是自己的配偶時,他她是「二人成為一體」(創二24)的另一半,彼此之間有不可分割的關係;若對方是父母時,我們便當在「主裡聽從父母」(弗六1);若對方是子女時,我們便應視為「耶和華所賜的產業」(詩一二七3),我們應當好好地負起照顧和管教的責任。

家人就是這樣彼此之間有著緊密的關係,故此有如「風鈴」──彼此牽引互動。要維持良好的家人關係,按照聖經的教導,家人理應放在優先的位置上。就如保羅在提前三5的勸導「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,焉能照管神的教會呢?」他更提醒作執事的要「好好管理兒女和自己的家。」(提前三12。故此,家庭需要我們擺上時間和付出自己。

家庭中愛的動力

作父母的很容易體會小孩子在家中不斷地成長和改變。其實與此同時,身為家長的也應當作出轉變和調校,以致可以與小孩一同成長。例如,在幼稚級或小學階段,父母要在很多事上指教兒女。到中學階段,父母所用的方法便要有所調校,可能要與兒女更多的溝通、商討,然後作出選擇,而並非像以往由父母作主。在這樣的互動之下,家庭才會一起成長。然而最重要的是父母能彼此相愛、同心倚靠神,讓神的愛成為原動力,維繫整個家庭;就像風鈴的主幹一樣,任憑雨打風吹,都可以讓這風鈴發出美妙的鈴響。

 



[1] 引述自《時代論壇》第992期,封面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