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回家」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潘就全

在國慶日講道時心有所感,就是人會為自己國家作出慶祝的日子,以自己的國家為榮而加以慶祝;但身為神的子民,有多少人會有這樣的體會!

雖然我們明白神的國不在世上,她不像人的國家那樣有起始的一天,故此我們難言在某日作出慶祝。但這並不等同我們可以忽略自己天國子民的身份,更不應輕看天國對我們的重要性。最近閱讀一本關於宣教士的見証書藉《脫毛老鷹──航空宣教入叢林》,作者以一位身在海外的宣教士,在工場初期因著適應而面對的心靈掙扎時,渴望能夠早日離開工場回家。當這想法出現時,他開始思想那裡才是自己要回去的家!多年前自己也曾孤身一人到內地工作,這想望「回家」的心情非外人所能明白。

無可否認我們都有自已的家,讓我們可以在那裡得著安息與保護,故此每天下班或放學後,我們都得回家。從個人的角度來看,我們每天都回家;若從民族的角度來看,中國是我們的家,因我們身體內流著中國人的血;若從屬靈的角度來說,教會是我們的家,因我們在這裡認識主,在這裡有相交、敬拜與服事。既是這樣,究竟信徒應從那個角度來看自己的家,又或應持怎樣的態度來準備「回家」呢?書中作者指出當他想到這問題的時候,他看到真正的家並不是自己的祖國,也不是自己信主、甚至是事奉的教會,而是在天上──這才是神讓他將來要回去的家。既然是要回到家中與神永遠相聚,那麼我們就必須能按著神的心意,作完神所交託的工,榮耀地「回家」去!

這讓我想到家中的菲籍家務助理,她離鄉背井來到這裡當傭工,當然是希望有日能夠回家。但她希望自己回家之日,是在什麼景況中呢?相信她一定是喝望能夠「衣錦還鄉」,讓家中各人因她這幾年的「離開」而感到自豪。聖經中雅各離開自己的「家」多年,他回家時無可否認是帶著豐富的產業,但他算是榮耀嗎?浪子離開父親到外花天酒地,到醒悟過來時就想望回家,而且也坐言起行,得到父親的歡迎與悅納,但他算是榮耀的回家嗎?當然我們知道答案是否定的,因為他們的「回家」雖帶來喜悅,卻難以讓家人感到自豪。

從屬靈的角度看,我們終有一日要回到神為祂兒女們所預備在天上的家,從此我們就與神永遠同在。但我們不防想想,那時是榮耀的「回家」,還是羞羞愧愧地「回家」呢?聖經中司提反的回家,神是看重的,甚至站起來等候──這是渴望他回家的表示。保羅在晚年時也有相似的體會,就是他「回家」必得著神的稱讚!弟兄姊妹,我們當記得真正的「家」在那裡,雖然如今我們似乎未曾看見,但卻是如此實在地在祂的應許中。但願我們常想念自己的「家」,自己的「國」,以致預備到最好的時候「回家」。

『說這樣話的人、是表明自己要找一個家鄉。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、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。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、就是在天上的.所以 神被稱為他們的 神、並不以為恥.因為他已經給他們豫備了一座城。』來11:14-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