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經之道 翁玉明
最近我讀歷代志上十一至十五章,當中記載了大衛在王位上穩操勝券,眾人一同齊集膏他作以色列王。他在立國之始,便有意將約櫃從基列耶琳搬回耶路撒冷,恢復失去多時的屬靈情況──就是在約櫃前求問上帝(代上13:3)。然而,大衛在第一次的搬運上是失敗的,以致約櫃要停留在俄別以東家中三個月(代上13:14)。但後來大衛痛定思痛地找出失敗原因;他對一班專事奉神的祭司和利未人說:「你們是利未人的族長,你們和你們的弟兄應當自潔,好將耶和華──以色列上帝的約櫃抬到我所預備的地方。因你們先前沒有抬這約櫃,按定例求問耶和華──我們的上帝,所以祂刑罰我們。」就是這樣,大衛按照神藉摩西所吩咐的律例去做,使約櫃得以成功地抬回耶路撒冷(代上15:25-28)。
上述的經文,給我很深的體會:縱使大衛身為一
今年,造就組推動全教會讀舊約的上半部(由創世記至約伯記),目的不在「趕鴨仔」似的達成目標,而是希望培養弟兄姊妹著重神話語,從而可以明白神的心意。
或許有人認為我靈修也未做得好,何來讀經呢?又或者我已經有靈修了,又何必花太多時間來讀經呢?問題是:靈修固然對信徒重要,就好像夫婦或好友常常溝通一樣。靈修的重點是親近神,藉神的話語,默想和享受神的同在,與神交通,不斷建立與神的關係。故此,在靈修時所讀的經文不必太多,每次一段或數節就夠了。倘若弟兄姊妹在靈修上未能做得好時,求神讓我們立志有穩定的靈修生活。但與此同時,也可開始培養讀經的習慣,我們只需每天用十五分鐘,便可以多讀神的話語;不必局限靈修中的經文,這樣便可持之以恆地讀經,讀畢一半的舊約聖經。
多讀聖經,能讓我們更多了解神的說話,從而明白神的心意,使靈命不斷更新。盼望弟兄姊妹,彼此互勉和提醒,不是為「達標」或爭競,乃為更多認識神,更明白祂的心意,讓我們彰顯神的榮美,引領未信主的人歸向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