尋人(一) 潘就全
十歲女童往補習社時失蹤的新聞報導,一時使得傳媒工作者忙到不可開交──它是如此傳奇性地開始,也是戲劇性地結束,其中含有不少懸疑的成份,也有不少令外人摸不著頭腦之處。相信若以此作為題材,大可以讓編劇借題發揮一番。
小女孩因一時「貪玩」讓全民擔心,報載當她父親得悉她已經出境,就立刻預備了尋人啟示,準備到國內張貼;而香港警方也聯絡公安協助尋找,甚至連「中聯辦」也出面協調。如此大陣仗地尋找一位失縱的小女孩,實屬罕見!
這尋人事件,讓我想起聖經中的一個故事,就是牧人尋找失羊的故事。一個已擁有一百隻羊的「富戶」,不會因為只失掉一隻就算數;在他眼中,這一隻與九十九隻同樣重要。故此他必須將餘下的九十九隻放下,去將那失落的一隻找回來。當然我們知道這比喻的背後,就是指出主耶穌就像牧人那樣去尋找失落的羊。
「尋羊」這觀念,對信徒來說應該並不陌生。如果只是尋找「真正」的羊,那可簡單得多了;主耶穌所用的比喻,卻是告訴我們,祂要找的是「人」,那情況就複雜多了──故此,祂不能隨便差派一位天使去完成,而需親自來尋找。
這比喻讓我想到兩方面的羊──就是那九十九隻和另外的一隻。今天,我們已經被尋著了,是屬於那九十九隻的一群,但是祂眼中還有「另外的一隻」需要繼續去尋找;故此祂放下九十九隻羊交由其他同伴看管。其實這是一項冒險的行動,就是難保其餘的九十九隻不會再失落,若果可行的話,為什麼不將牠們帶回羊圈中好好保護,才再上路呢?當想到這裡時,唯一的解釋除了祂急於要找回那失落的一隻,就是祂信任其餘的九十九隻不會給祂帶來「麻煩」(這就像那位失掉女兒的父親,相信另一個女兒不會為他帶來麻煩而留下她在家中,自己上到深圳尋找女兒一樣)。
對信徒來說,要像主耶穌那樣出去尋找失落的羊是我知道的,故此每年教會都有福音工作,而神也賜下恩典,讓不少家人親友出席。但是這足夠嗎?若只是由三數人來承擔尋找、栽培和牧養的工作,效果可想而知。故此當檢討時,往往發覺這些出席的新朋友,未能在信仰上建立根基。故此在這裡呼籲,尋羊的工作,是要「全民」參與的,讓他們能進到團契,在教會中建立關係。請大家為此事禱告,也為自己和肢體們禱告,在「尋羊」中有更多的參與。
回顧每一年的福音工作,神都帶領超過一百人出席我們的聚會,可是能夠留下的只是三數較為主動的人(這全是他們的投入而非我們的付上,這是不能否認的事實),若能夠有十分一留下,我們已經每年有超過十分一的增長了!
但願在主耶穌尋羊的比喻中,讓我們更醒覺自己也應負上的責任,讓今年懇親日的果效,可以延續,直到主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