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來!一同牧養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潘就全

今年令會主題「牧養我的羊」,相信對不少肢體來說是頗大的挑戰。在習慣上牧養是牧者的專職,如今這主題也只讓我們想到是長執的事情;究竟這主題與「我」又有什麼意義呢?

正是因為不少信徒對牧養的錯誤理解,我們期望大家能從聖經的角度來看「牧養的職事」,故此向大家發出挑戰──就是在神的家中彼此牧養。在聖經中我們所認識的摩西,他本是一個平凡的老人家(畢竟已經八十歲了);但在神的揀選之下,他起來承擔了牧養的責任,讓以色列人的歷史得以改寫,能夠從被綑鎖的身份,得著釋放。

說到要牧養肢體,我們承認並不容易,就如摩西蒙神呼召後,多方設法企圖將這責任推掉(出4:10-17)。但從他與神的對話中,讓我們明白事實並不如此令人懼怕。

祂必賜下恩賜

想到牧養,我們當然發現自己力有不逮了。正如摩西明白自己口才不夠、能力有限,又怎可以帶領數百萬的以色列人,牧養他們呢!

在似乎有理的情況下,神提醒我們,祂才是神──祂造人的口、耳、眼,以致人可以看見、聽見。故此你所擔憂的事,在祂看來只是微不足道的事情。

既然祂讓我們看見神家的需要,那又豈會毫無意義呢?何況按當時來說,他絕對肯定比其他以色列人有牧養的資格(他自少已經學會了埃及的學識,也貴為埃及法老女兒的兒子)──因為神早已透過他成長的經歷,栽培了他。

今天當思想要牧養肢體時,你又是否看到神已透過你成長的經歷,成為幫助;也讓你看到教會的需要,以致成為你的提醒呢。不要忘記,神是造人的口、造人的眼的神;祂必賜你足夠的能力來成為肢體的幫助。

祂必賜下同工

很多時我們以為牧養的職責是孤單的,是缺少支援的。其實事情並不這樣。摩西除了知道自己能力不足外,他更害怕孤身一人,來面對數百萬以色列人。其實,他又怎會想到神已為他留下了亞倫與米利暗(不要忘記他們二人都比摩西年長,已不止八十歲了。在古代社會,這樣長的壽數甚為少見)。

在彼此牧養的行列中,我們只要按神的心意,祂必為我們有足夠的安排,甚至當走何路,當說何話,神也負責。何況主耶穌在升天前的應許,就是當我們切實遵行「大使命」的吩咐,祂必與我們同在,「直到世界的末了」。看!我們除了有同工作配搭,還有祂的同在,又怎會孤單呢!

祂必賜下權柄

很多時候,我們害怕牧養肢體,也因為「不在其位」──大有人可以作牧養的工作,又怎會是我這「小子」呢!自己「何德何能」可以承擔這樣大的事奉呢!

聖經雖然教導我們要謙卑,但卻不是妄自菲薄。以摩西為例,他又怎會是個沒有能力的人呢。按當時社會的習性,長者是備受尊重的,何況神也為他預備了「杖」,這是權柄的代表,也是能力的代表(在出埃及記中,摩西舉起了杖,神的能力和權柄就彰顯出來)。

各位,神已賜下真理作為你事奉(牧養)的權柄,你又能否樂意善用神的話,成為你肢體的幫助;透過神賦與你的權柄,在神家中彼此牧養呢?

今天現代化的社會,信徒受到不少的挑戰,以致在生活中乏力!他們缺乏的不是真理的知識,而是能夠支持他的肢體。神已揀選你作為牧養你肢體的人,你樂意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