擘餅聚會的反思──記念主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潘就全

曾跟大家思想到擘餅的三層意義,現在希望能夠較深入地思想其中的教導。特別是第一方面記念主"的範圍上,我們在擘餅聚會中最為著重的部份。

在聖經各位作者的記述中,只有保羅和路加曾在擘餅聚會上集中教導信徒記念主"(路22:19,林前11:24-25),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針對外邦信徒,讓我們明白到,外邦人自從歸信基督,對於舊約一些條例與節期,並不明白,故此他們要將該等條例的屬靈意義向會眾(讀者)作出說明。關於舊約逾越節的條例,有律法背景的人就明白是預表彌賽亞的拯救,他們在節期中很自然地聯想到神的拯救,並以此作為記念!

對外邦信徒而言,特別是問題多多的哥林多教會,他們卻對這滿有意義的禮儀看為平常。他們在這記念主的救贖、記念主將我們外邦信徒歸入基督的名下,與選民、與神歸為一體"的聚會,成為分門別類,彼此分爭論斷、高舉自我的場合;因此,他們在某程度上受到神的刑罰(林前11:28)!

既然保羅提醒我們外邦信徒,不要在這聚會中擺錯方向,所以我們當留心自己對擘餅聚會的看法。究竟我們記念主那方面呢?

明顯地記念就是含有回想的意思,我們不能忽略神昔日在我們身上的恩典(雖然這好像每次擘餅聚會都重覆著毫無新意)。也唯有在我們常回想的過程中,我們才能深入地體會神救贖之恩的偉大。很多時候見到參與擘餅聚會的肢體對記念主的恩典日漸輕忽,他們心中可能就是以為做著重覆的活動毫無意義。這無可否認是以自己的觀念來理解神的心意,初期教會的信徒,他們在擘餅聚會的參與程度,使徒行傳的記載是天天"。若我們以現在的心態來看記念主的聚會,那肯定讓我們認為不可思議"了。

記念除了有回想的意思,還包括了感恩在內。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事蹟,讓他們在逾越節時獻上感恩──因為耶和華神拯救了他們。在新約中,我們蒙神拯救(不單肉身的拯救),更應時常存著感恩的心。試想昔日我們在罪中的時候,與神隔離,情況是絕望的,而人並沒有能力回到神的面前。然而神提供了一個方法。不單讓我們不在罪中,更讓我們與祂成為合一,享受祂的一切豐盛,我們不要忘記代贖所付上的代價是何等的大──竟然是神兒子的生命(彼前二24),以致我們有足夠的恩典,來面對每天從世界而來的衝擊與挑戰,那豈不更應獻上感謝麼?

在以色列人的逾越節,他們需要有特定的服飾,特定的食物,甚至特定的吃法(出12:),而後人則要在逾越節的晚餐上,由家中長者向後輩講解神如何拯救他們脫離困苦,並且蒙受神大恩而成為自由的經過。主耶穌在這節期上,按照猶太人的傳統與門徒一同吃筵席;但是,祂卻對這筵席加上新的解釋──就是新命令的頒佈。從此,這聚會更包含了肢體相愛的含意了!

當我們說記念主,就是記念主耶穌在信徒間所作成的大事,讓我們可以學效主耶穌那樣去愛其他肢體,服事其他肢體。彼此相愛在新約中是一重要的信息,而最能突顯出我們相愛的聚會,就是擘餅聚會了。或許現在我們的擘餅聚會,未能按足初期教會的方式來記念主,但彼此相愛的意義,還是存在其中的。

在這聚會中,完全沒有任何教導的成份(因為對象是神),也不是要分享自己的讀經亮光;更不讓人感覺到某人較為屬靈(或不屬靈);[1]讓全會眾能將心思意念放在主耶穌身上。

但願我們的擘餅聚會,每一位參與者都在事前預備好心靈,在會中獻上感恩,按神感動發出讚美。讓神能在其中享受我們的敬拜。

 



[1] 哥林多教會的問題就是各人高舉自己人屬靈,比其他人更認識神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