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機→危機 翁玉明
「你們要謹慎行事,不要像愚昩人,當像智慧人,要愛惜光陰,因為現今世代邪惡。不要作糊塗人,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。」(弗5:15-17)
記得在好幾年前,當電子寵物、電子遊戲機開始盛行時,教會兒童事工負責人曾為此煩惱,究竟可否讓小孩子帶這些心愛的玩意回來呢?後來,我們一致協議不鼓勵小孩子帶這些玩意回來,倘若帶了回來,就會把它交給導師或父母,直至聚會完畢。感謝神我們有這協議,因為我後來聽聞,有教會因在「打機」的事上不能有所協議,以致小孩子在兒童崇拜時間帶同遊戲機,與
其實上述的例子,只不過是打機所帶來之影響的一部份而已。早幾年前,根據日本一項研究發現,長期打電視遊戲機,會形成「打機腦」,即大腦前葉的活動會顯著降低,令人較難控制情緒,變得容易心散和發怒。負責研究的學者警告,發育中的兒童尤其需要注意這個問題(註一)。這項報告與2007年7月《時代周刊》文章記載有關各項上癮(包括電腦網絡方面)對大腦前葉之化學變化具有相同的結論(註二)。
最近《明報專訊》報導:不少學生一回家,便立即開電腦上網打機,中文大學一項研究發現,兩成受訪學生有沉迷上網傾向,平均每星期上網19.5小時(即差不多每日三小時),較沒有沉迷傾向的學生多一倍,調查又發現玩網上遊戲是造成青少年上網成癮的最大「元兇」。負責研究的中大社會工作學系教授石丹理認為,全港有兩成學生沉迷上網,比例相當高,他又說,初中生是「最高危」的一群,「網絡世界對他們有很大的吸引力,加上剛上中學的青少年,是最反叛的階段,故較易沉溺於網絡世界中」。(註三)
有見及此,身為現今的信徒,要好好保護和教養我們的下一代,免得落入打機或沉迷上網的嗜好中。
首先,我們要注意兒童和青少年階段是人生重要的基礎,很多價值觀和品格的培育是從幼兒開始(即0至3歲),千萬不要以為幼兒不懂事,隨便用電視甚至電腦陪伴他們成長。曾經有一份雜誌記載,有一小孩自小在房間就有電視陪伴著他。有一次,由於他心愛的電視節目要停播,於是他便自殺!聽起來,以為他很儍,但在幼兒心中,甚麼陪伴著他成長是很重要的,所以家長要用心去照顧兒童成長,知道他們身體和心靈的需要,特別在幼兒的階段。就如箴言廿二章六節「教養孩童,使他走當行的道,就是到老,他也不偏離。」
除此之外,在未來兒童和青少年的學習上,對遊戲機和電腦的接觸是無可避免的,然而,我們應與他們定下使用這些的規則,例如每次的時限,在完成甚麼後才可以玩遊戲機或電腦,並要把電腦放在客廳當眼的地方,盡量避免在房間設置電腦。並且要教育兒童和青少年們有關長期「打機」所可能產生的問題。
最後,重提一點,就是父母要花時間與他們一起成長,用時間栽培下一代的靈命成長;否則他們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中,便容易失去分辨是非和善惡之心了。
註一:《長期沉迷「打機」腦波會癱瘓》2002年7月10日(三)《明報》
註二:Time –
How We Get Addicted, July 23,2007 P.28-29.
註三:《兩成學生上網成癮,打機是元兇調查:每周上網19.5小時,初中生高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