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不見一人、只見耶穌」(一) 潘就全
感謝神帶領教會經歷了三十年歲月,讓我們能有與祂同工的機會!在這三十年中,我們經歷了多次的分堂、分團;回想昔日一同從九龍各堂會到荃灣來開荒的肢體,因著種種不同的原因,或許是在我們計算之中,也許是意料之外;現今留在荃平的,只餘下數人而已。
三十年的經驗,確實可以讓我們在奔跑前面的日子時作為借鏡。但是,「經驗」這東西,也往往很易成為信徒的絆腳石,當我們過份憑著經驗,就會很易忽略了神在這世代中的帶領。
在主耶穌事奉的後期,那時門徒都已跟隨了祂一段不短的日子,相信最初的那份激情,對信仰所有的新體驗,也隨著年日的過去而暗淡下來。無疑他們看到主耶穌怎樣事奉,自己也曾因為主耶穌的教導而在事奉中經歷到神的大能,加上對主耶穌的身份也有正確的認識。就在那時,主耶穌讓他們學習──屬靈的功課──就是「山上變像」,目的是要他們在日後的事奉中,單仰望祂!
『過了六天,耶穌帶著彼得、雅各,和雅各的兄弟約翰,暗暗的上了高山,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,臉面明亮如日頭,衣裳潔白如光。
忽然,有摩西、以利亞向他們顯現,同耶穌說話。彼得對耶穌說:「主啊,我們在這裡真好!你若願意,我就在這裡搭三座棚,一座為你,一座為摩西,一座為以利亞。」 說話之間,忽然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,且有聲音從雲彩裡出來,說:「這是我的愛子,我所喜悅的。你們要聽他!」……他們舉目不見一人,只見耶穌在那裡。』太17:1-8
這經歷十分特別,是他們從來未見過,也未曾聽過的,而其中的情節,卻足以讓我們仔細思量。那時變像的是主耶穌,但吸引他們的並不是這情景,而是摩西和以利亞。對以色列人來說,摩西和以利亞在歷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,他們事奉的「經歷」深深吸引著以色列人,多少人期望能有摩西和以利亞般的領袖,帶領以色列人得著復興;正因這樣,當看到在歷史中重要的人物,他們就喜極而忘形。就在這時,情景出現轉變,神要他們專注神的兒子,而不是其他的經歷或人物──這是我的愛子,我所喜悅的。你們要聽祂!
明顯地,蓋棚一事並不合神心意,但更重要的是,他們著重了神的工作為,而忽略了神的存在(同在)。在頭腦上,他們知道主耶穌的重要(甚至彼得已宣認祂是永生神的兒子),但卻沒有因為主與自己同在而感到興奮(就算是變了形像,也未足以讓他們興起蓋棚的念頭);相反,當歷史重要事件展現眼前,這使他們感到「光榮」,認為值得「記念」!
面對教會新的發展,我們不能忘卻神給我們的經歷;而且要醒覺一切的經歷,都是指向神,若經歷不能叫我們更注目於主耶穌身上,那顯然就不是神的心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