尋羊(一) 潘就全
主耶穌曾說過,祂的圈外還有羊。祂必須親自去尋找這些失落了的羊,引導他們回到羊圈中得到保護與看顧。自從耶穌復活升天後,這使命自然地由門徒承擔;來到二十一世紀,主耶穌尋找迷羊的這份心意,仍然在神的教會中。
在過去的日子,我們照著主耶穌的吩咐,推動了不少的福音工作──包括了本地與海外,為的是讓更多人有機會認識福音,與此同時亦讓肢體在神國的福音工作上有所體驗。
這幾年,我們都派出短宣隊到不同地方作體驗;每一次參加的弟兄姊妹都懷著緊張的心情出發(不知道將有什麼突發的事情出現),卻帶著興奮的心情回來(祂果然透過我們作了奇妙的事)。就像剛於上月往馬來西亞的肢體,他們在怡保與當地教會合作,包括了訓練、探訪及街頭佈道。行程中他們各人都有很深的屬靈經歷──而這些經歷,也只有親身參與才能深深體會!
事實也真的這樣,每一次我們都是從零開始,甚至在籌備期間,我們都要作出不少的改動,而很多時我們也不明白為什麼需要有那樣的改動,誰知當我們到達目的地開展事工時,卻發現這些改動是如此的重要,甚至那些改動竟然像是神早已為我們計劃一般。
在客觀條件上,我們未必能讓每一位肢體都能親身參與。但在過往的記錄中,卻見不少肢體雖然沒有直接地跟隨我們出發,但我們卻深深體會到這些肢體的參與──透過金錢的支持與禱告,讓教會所推動的外地傳福音體驗,不是停留在少部份人的「專利」上。而這「整體」參與的氣氛,也正不斷地影響著教會對宣教參與的觀念,對教會來說的確是一美事。
事實上每一次的出發,都是一場厲害的屬靈爭戰;撒旦不會看著信徒為福音的熱心而不顧,反之只會作出更多的攻擊。故此,教會(肢體)的禱告,便成為這群前線參與者的能力與保護,讓他們可以在外地為主作工而無所懼怕。
另一方面金錢上的支持,更為這些出發的肢體,得到經濟上的支援──每一次的外出,其實都是頗為昂貴的福音工作。事實上,不是每一位參加者,都有豐富的經濟基礎,但是他們卻憑著信心參與;眼見參加者每次都是出錢、出力與出時間,去到不同地方為主辛苦工作數天,有時的確心想真的是否值得如此推動,讓信徒在福音事工中有不同的文化體會。但當見到其他肢體在金錢上的支持,以致讓每一位參與者得著一份認同感,那份「是否值得」的疑惑,就一掃而空了。
從堂會這幾年的推動短宣的工作中,體會到在外地為主尋羊,其實每一位信徒都可以投身的。讓我們透過不同的途徑,為主盡上當盡的一份吧。將來當來到父神前交賬,我們是與那些出發的肢體,一同得到賞賜的啊![1]
[1] 『大衛說:「弟兄們,耶和華所賜給我們的,不可不分給他們;因為他保佑我們,將那攻擊我們的敵軍交在我們手裡。這事誰肯依從你們呢?上陣的得多少,看守器具的也得多少;應當大家平分。」大衛定此為以色列的律例典章,從那日直到今日。』撒上30:23-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