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之道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翁玉明

「從前引導你們、傳神之道給你們的人,你們要想念他們,效法他們的信心,留心看他們為人的結局。」來13:7

八月七日早上,一位同工對我說:「鮑會園牧師已安息主懷。」我驟聽之下,內心沒有甚麼惋惜,反覺得牧師終於可息去肉身的負累,安享主懷中,因為知道牧師年事已高,且近幾年他受身體軟弱困擾,長期在醫院接受護理。

回想起我對這位牧師的認識,是從妹妹的口中知道的,妹妹與我就讀同一間的神學院,不過她比我早畢業。當她讀神學時,因為受教於鮑牧師和鮑師母,所以她很多時與我分享這兩位長輩的寶貴教導。

當我讀神學時,鮑牧師已榮休了,但他仍然在學院有講道。每次當他講道時,他的聲音嘹亮有力,高低抑揚,眼目烱烱有神,最重要的是他講道十分精闢,且讓我們聽後更愛慕神,更多反省自己行事為人的動機。我記憶中,他沒有提及種種要守和不守的規條,而常常將聖經的真理講解清楚,並予以很多深刻的例子,使我們心服口服地跟隨神。

在學院裡,我也有兩次與牧師相遇。第一次,是我請教他如何學好希臘文,他告訴我一個很實際和簡單的方法,就是每天讀一節的希臘文聖經。第二次就是:我們在街上拾了一隻受傷的兔子,帶回學院後,剛巧遇見了牧師,他看見之後,流露出十分同情的一面說:「多可憐!」(他一向是用普通話對答的),之後,這隻兔子便在學院寄居了數年!

從上述的相遇中,我親身體會到牧師是一位很細心並充滿慈憐的人。不單如此,當時與我一起的學長均對牧師的為人讚口不絕。牧師不單是言教,更重要的是他活出生命之道。

在牧師的安息禮拜中,他兒子鮑維均講述,父親沒有教導他聖經,但他從父親身上學懂聖經的原則。他自小便看見父親每早一小時的靈修,每天晚上一起的家庭崇拜,以及父母每晚跪在床邊一起禱告,很多所要面對的難處,甚至是一些不合理的事情,父親只説:「主知道!」

在一篇由前任院長楊詠嫦姑娘所寫的文章中,她公開了牧師夫婦的一段話:「不要把金錢留給自己,也不要把金錢留給兒女。」之後,他們便將畢生大部份的積蓄奉獻了給神學院。

我感謝神,讓我有機會蒙召進入神學院受造就裝備,我感謝神,讓我不是單在知識和理論上受造就,乃是從牧師身上看見了那生命之道的表彰,是何等的真實和璀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