離我們還遠嗎? 潘就全
被形容為全亞洲最大的「同志遊行,於上月(
他們今年的目的,明顯是為了增加聲勢,故此,結合了不同的組織,[1]甚至連性工作組織,也參與其中。他們所提出的訴求,也叫人吃驚,除了一貫的同性問題外,還包括了濫交、獸交等。而這一切的訴求,正衝擊著傳統的價值觀與道德及家庭觀念。為什麼他們會這樣高調地跑出來呢?事實上,於10月25日,台灣立法院已一讀通過《多元成家法案》的部份條款,相信其他部份的立法,也相繼不遠。
至於香港,我們也不能獨善其身,於
同志運動一直以來,都強調他們是被歧視的一群;而普遍市民也基於同情心,而認同他們應該得到法定的保障,以致那些反對立法的團體,就被妖魔化(其實香港在過去出現此類歧視之案例甚少)。個人相信,我們之所以反對立法,正是因為尊重公平原則,我們不願見到某些人在法律之上擁有特權來作保護,甚至以所擁有的特權來迫害那些與他們意見不一樣的人。按世界「同權運動」的發展,我們都見到那些已立法的國家,同志人士都以《法律》來控訴那些反對和不支持的團體。換言之,當法例落實了,任何人指出自己不接納同性戀,則已經構成觸犯法律之可能,這樣的法律,對任何人來說,都是極度危險的。
其實同運人士,他們的目的並不止此,爭取平等權利只是他們的第一步,以台灣為例,他們今天已不是為了被歧視,而是為了更開放的「性解放運動」而作出爭取,在他們的觀念中,多元化家庭就是:「一個家庭可以多夫多妻」、「同性婚姻可以收養小孩」,「孌童與同性性行為是正常的行為」,他們認為「性權就是人權」,一切家庭的傳統倫理觀念,將被摧殘踐踏。甚至有立法委員強調要修正法律,讓子女可以宣告中止父子母女關係……
為什麼同志運動可以在華人社會發展得如此迅速呢?我們得承認在末世之中,人對罪的敏銳性大減,甚至認同;再加上個人主義的抬頭,一切「個人意願」的東西,都被包裝起來,讓人不輕易察覺到他們的真正面目,以今次台灣的「同志遊行」為例,在取得第一階段勝利後,他們背後的動機,相繼出台。[2]相信,這不單是台灣同志運動的模式,也是香港所採取的模式。
我們願意見到我們的下一代,被這樣錯誤的道德觀念所薰陶嗎?我們不能再為此而沉默,因為這場「風暴」,已漸漸逼近我們了!政府已明確指出在不久將來,為「平權」展開立法前的咨詢。
我們當預備,在這議題上多所了解,以致可以為我們的下一代發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