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他們禱告……(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潘就全

最近閱讀一份宣教同工的代禱信後,感觸良多,節錄他們信中的一段話:「其實有很多朋友都把這條路看得又困難又沉重,沒錯的,要踏上真的要有很多考慮,但卻絕對不是毫無可能達成的事,切勿將它的難度無限誇大。首先,那些外在環境因素,大老細是會幫助你解決的,『大老細無絕人之路』。接下來的其實就只是你個人的一些放不低的想法和價值觀,是否真的不能放下?就要看你的決心。說實在的,這些放不低的很多時候都是我們的藉口而已。

這是一段切切實實讓我們在信仰中反思的文字,我們的信仰核心,就在於「信」;正如希伯來書的作者,在描繪信心的表現時,將聖經歷史中的「信心偉人」列舉出來,而他們的共通點,除了還沒有得著自己所想望的東西,就是他們知道神必能成就一切,以致完全相信。這群前輩所知道的,與我們毫無分別(甚至我們可能比他們『知道』更多),只是他們與我們不同的地方,就在於他們「按著所信而行」,以致得著神的記念。

該文作者簡單而直接地指出了我們的盲點,就是「不能放下一些想法和價值觀」。相信這不單是踏上宣教路上所遇上的「死穴」,也是我們信仰生活中的絆腳石,以致我們失去了天父為我們所預備豐厚的祝福。甚願每一個行走天路的同伴,都能憑著信心來實踐信仰,以致深深經歷信心所帶來的果效!

宣教士在工場上,除了要經歷信心的操練,相信體力與靈力的需要,也是不能忽略的,例如:在剛過去的新年,短短的一個月內,他們就四地奔波──包括國際會議、省親(只是順道稍為看望家人,並出席堂會的聚會)、回到工場稍為執拾後又再出發探訪當地朋友,在忙碌的行程與環境的適應,若稍為缺乏體力及靈力,相信都難以支撐。可是,在這忙得叫人吃力的日子,卻不能稍為停下來,還必須存著愛心繼續關懷工場上的朋友,並接待從遠方來到體驗的肢體;[1] 這情況,就可不像該宣教士所描述般輕鬆了!

所以,當我們在記念這些遠方的同工時,請特別為他們身、心、靈禱告,讓他們在異地文化中有適應的能力,勝過撒旦的各樣試探。並且,也當記念他們在家鄉的親人,[2] 讓同工們能安心在前線,為神打那美好的仗。



[1] 不少宣教士皆指出接待短宣隊所付出的心力與精神,非外人所能明白──一方面要陪伴各短宣隊成員充當翻譯,又需要異像傳遞,讓團員對該工場及宣教有更全面的認識;事後還有無數的跟進工作及積壓下來的事務需要處理。

[2] 不少華人宣教士之家人仍未信主,以致撒旦常透過他們家鄉的事情,成為宣教士的壓力,甚至讓他們因著雙親的「未信」而歉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