祈禱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就全

有一首兒童詩歌《祈禱使我常得勝》,它的內容是這樣:「祈禱使我常得勝,可開天上倉庫門;祈求主名字,使魔鬼蒙羞恥,祈禱能得勝。」這詩歌內容簡單易背,短短數十字,將祈禱的妙處說明;信徒常輕唱這詩歌,也可成為我們生活上的提醒!

當然,真正讓我們得勝,並不是因為唱詩歌,也不是因為念咒式將歌詩背頌。真正讓我們在生活中得勝的秘訣,就在於禱告。

當門徒與主耶穌一起生活,學習事奉時,他們曾經試問主耶穌,如何禱告。他們如此詢問,正是因為以色列人的傳道中,他們知道禱告的重要,卻因著年代久遠,以致將信仰規條化,日漸讓信仰失去了生命力──一切的宗教規條,都是為了滿足人的喜好安排,而不是為了操練自己更敬過討神喜悅的生活!

當門徒見到主耶穌在信仰生活中,常常獨自去禱告,也常活出得勝的能力,他們開始想知道這能力從何而來;況且,那時的宗教領袖,對自己的門徒在禱告教導上都會作出規範。但主耶穌為何卻沒有為門徒在禱告生活作出規範呢?

今天,作為基督徒,我們同樣重覆著門徒所面對的問題──頭腦上知道禱告重要,就正如昔日門徒明知宗教規條重要,卻沒有在信仰中因著這些操練,而經歷神的大能一樣。這真是事實,在知識上,我們知道歷世代的信徒所經歷的得勝,莫不是因著禱告。她所帶給我們的屬靈好處,並非筆墨所能形容,但卻是我們信仰生活中,千真萬確的生命體驗。

最近,當每次出席教會聚會時,心中都有蒼涼的感覺;在守望時,見到肢體有患病的、有軟弱的、甚至有離開教會的究竟,我們在什麼地方出了問題?

感謝神,這兒童詩歌再一次成為我的提醒!就是因為我們在信仰中失去了生命力──以致我們雖然出席了聚會,卻未能操練敬;我們雖然參加了教會聚會,卻沒有經歷的同在!

在屬靈操練上,一切都是為了讓我們與神更為契合,這不是為了滿足「人」(包括自己)的喜悅,而是神的同在。而禱告,正是我們靈性與對話的時機。正因這樣,我們的禱告,就不應該像對空氣對話,或是念咒式地自說自話,而是全然心靈誠實地對著這位創造宇宙萬物的父神,輕聲傾訴的時候。

各位,讓我們鄭重自己的禱告生活,來經歷因著信仰而來的能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