敬拜的意義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張潔萍

「敬拜」或「崇拜」一詞,乃從weorthscipe這古典英文字而來,亦即現在的worship一字;原有「配得的」之意。換句話說,基督徒的敬拜乃是將神當得之榮耀、稱讚、尊榮等歸給祂的意思。信徒的敬拜不單是主觀的經歷,也是對一客觀事實的公佈:神配得一切的頌讚與榮耀。

擘餅聚會

這個聚會的中心是主耶穌基督本身,記念(記念主藉死和復活為我們成立新約)祂救贖的大愛與大恩(林前11:23-26),所以是為父神與耶穌基督「得著」榮耀頌讚感謝,不是為我們「得著」教導或教訓。

分享內容只限敬拜、讚美、記念、稱頌三一神,並神的救贖大恩,不應作出任何生活勸勉,或真理教導,因整個聚會是對神,不是對人。如當經歷過罪得赦免的平安,及主救贖並聖靈重生的恩典後,會很自然地流露出對神之愛的回應──將祂配得到的尊貴、榮耀和頌讚歸給祂。

敬拜對象

神是敬拜中的主角,而我們每一個都是敬拜者。我們都是演員,不是觀眾,唯一的觀眾是神自己,所以我們必須盡力參與崇拜的每一項程序。

切忌將我們崇拜的目的放在人上面──自己的「得著」、講員、詩歌;或放在禮堂的佈置、氣氛等上面。我們敬拜的對象只有一個──三而一的真神。敬拜的目的乃將神配得的一切歸與祂,包括我們的生命及所有(羅12:1-2)。

敬拜的心態

許多信徒到每主日的崇拜中,只重視自己有沒有得著甚麼神話語的領受,又或是在敬拜中自己能否享受,但敬拜的重點不應放在敬拜者身上,而是在於我們能向神獻上甚麼,如何滿足神的心意,討祂喜悅。所以,敬拜不是憑人主觀的感受,乃是按神客觀的真理,祂所啟示祂自己的屬性和作為,把神配得的尊榮歸給祂。每次敬拜,我們都要存一個「獻上甚麼」的心態。

不認識神的人,內心或許會出現一種對天地敬畏之情,又或會在崇山峻嶺中高歌讚賞一番;但假若他們不認識創造的主,這些表達仍不是崇拜。同樣地,基督徒要避免只有情緒表達的敬拜,卻沒有了神;也要進深認識這位神的本性與要求,否則我們的敬拜也只流於表面的敬拜。

因此,任何在崇拜中使我們的專注從神身上轉移開去的,都是要摒棄的。我們何時忘記了我們是「在敬拜神」,何時便會失去敬畏的心。我們的敬拜有沒有充分地反映神的崇高與尊榮?我們是否在崇拜中深刻地意識到我們正在接觸一位宇宙的主宰?

詩人說:「來啊!我們要向耶和華歌唱,向拯救我們的磐石歡呼!」(詩95:1)有見參與主日崇拜的人數不少,但歌頌的聲音卻十分微弱,那份「矜持」好像是說這位神不大值得我們歡呼;有些弟兄姊妹高聲歌頌,卻被周圍的「寧靜」所嚇怕,不得不「收歛」起來。來吧!讓我們在神的殿中,放下煩鬱的心情,回想祂的恩典,將心靈的眼睛專注在那位永遠可稱頌的救主身上,放開胸懷讚美祂,在讚美中彼此建立。

我們須知道,我們每一個都是神用重價買贖回來、是祂所愛的兒女,所以神看重我們每一個人向祂的敬拜。我們必須每次好好預備自己,用心靈、誠實敬拜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