及時趁早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 張潔萍

 

從閱讀【山雨】一書中,在來華宣教士富能仁身上,學習操練自己的功課。富能仁先生乃是進入中國雲南傈僳族的英國宣教士。二十二歲的他已學習透過生活處境操練自己,學習在看來是微小的事上忠心。

 

在他的日記中,這樣的寫:「我近來深切地感到,無論我們從事何種工作,工作的性質並不重要,只要那件工作是神交付在我們手裡的,都要忠心耿耿地去做。我常常遇到各樣的試探,只是形式不同而已。舉例來說,假若我在那個地位就好了,我豈不是可以做出一番大事來!我目前不過是在學工程,等我接受宣道訓練的時候,情況就會好轉。或者說,我現在只是在做點準備功夫;到我出發去中國時,真正的工作就開始了。……「假若」「等到」我相信魔鬼是喜歡我們基督徒用這些連接詞的。我今天仍會錯過當下事奉的機會。一個簡單的真理,就是神從來沒有要我們去等待事奉的機會,而是要我們在觸手可及的事上去事奉祂。……神吩咐我們作工,儆醒禱告,但魔鬼卻暗示我們要耐心等待一個事奉的好機會——不消說,這個機會永遠是在將來。

 

「假若」與「等到」常盤踞在心裡,叫我們輕忽當下神給我們的事奉機會。從富能仁反省中,提醒了我們不必等候那些我們以為是「事奉神」的工作,其實任何的工作也是事奉。不必等到有麼裝備,才是事奉神的開始;不必等著怎樣形式,才是事奉神的方式。在當下的處境中,神試驗我們是否儆醒禱告,在當下的處境中事奉祂。事實上,現在神已預備了「當下處境」,不論這處境如何,它們仍是神在塑造我們,叫我們合乎主用!

 

另外,傳道書9:10「凡你手所當作的事,要盡力去作。」凡你手所當做的事,意指日常可行的事;但我們發現有許多心中想做的事,卻從來沒有實踐,我們實在不能滿足於只是想想它,或是談談它而已,我們必須理想付諸行動,不能僅止於坐而言,而沒有起而行,因為行動勝於理論或空言。

 

我們不能自我安慰地說:「我要等待更好的機會!卻眼睜睜地讓時間白白溜逝。要知道我們僅有今生一世可活,怎可任時間虛擲荒廢?昨日已逝不可追,明日未到難掌握,我們所能利用的,只有「今日」、「現在」,切莫說我要等到屬靈經驗很豐富時,才要服事主,則為時已晚,所以從現在起就要為神作工

 

現在就採取行動,不要推搪耽延到明天再為神工,主的工要及時趁早,不管做什麼,都要盡心盡意盡力地去做。而我們所需要的力氣,是來自於神而非自己。親愛的弟兄姊妹們,我們藉著信心與禱告,向神求取幫助,並等候神的祝福,堅立我們手中所做的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