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為社區的鄰舍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 王俊明

 

若有一天,於教會附近的街道上,向街坊提及「灣平安福音堂」,街坊的反應會是怎樣呢?他們會立即說:我知道,在那裡;還是說:我從沒聽過。有多少街坊會認識這所在灣區三十多年的教會呢?

 

荃灣堂」早期的弟兄姊妹,大都是住在教會附近的,所以每當教會有佈道會時,都能找到不少住在灣的街坊出席聚會。但近幾年,這個情況卻有點改變。現在教會佈道會的新朋友及來賓,不一定都是住在灣區。相反,是弟兄姊妹從各區將人帶到灣來。而弟兄姊妹本身,住灣區的亦不算多。

 

灣平安福音堂」既然有這個名字,就是要表明教會是灣的教會。假如我們在灣區聚會,但在教會附近的街坊,沒有幾個認識「荃灣堂」,我們還是灣社區的教會及根植灣的社區嗎?

 

既然我們在荃灣三十多年,天父亦沒有將我們帶離荃灣,我們理應成為燈,照亮荃灣這個社區。同時,我們要進入社區,成為他們的鄰舍。多留意這個社區所發生的事及他們的需要,並要為他們代禱或以實際行動去服侍這個社區。

 

最近的「萬寧婆婆案」發生在灣區,教會又可以為她做什麼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