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夏令會通訊(二)
我們大部份人都沒有經過艱辛戰亂的年代,甚至不少人認為自己今天所擁有的是如此理所當然——因為他們將要朝向更美好的時代進發。
這情況與出埃及時的第二代以色列百姓甚為相似,他們對以前的同胞在埃及人的管治下如何的艱辛所知的甚少,可能連前輩如何在曠野漂流四十年,面對各樣從神而來的操練,也只是靠著父輩的口傳而非親身經歷。放在他們面前的,是那一片流奶與蜜之地,是神恩典的同在與應許,他們將要戰勝在迦南地的外族,在那裡安居樂業,過得勝的生活、被列邦尊崇。這是何等的美好啊!
事實真的會如此簡單嗎?事奉神多年的摩西明白,這不是必然的事。他回顧曠野幾十年的經歷,深深明白蒙恩之重要因素;現今漂流日子已滿,他們將要在應許地建立新的生活,那總結幾十年的屬靈經驗,究竟這新一代的百姓,有什麼需要留意,免得他們重蹈昔日以色列人的失敗呢?
《申命記》就是在這樣的背境下完成,摩西語重心長地向眼前年青一代百姓,講解蒙恩的秘訣。「因為,出於神的話,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。」(路1:37)。摩西總結四十年曠野生活,以色列人失敗的原因,就是沒有好好遵從耶和華的吩咐,而只按自己的意思、喜好,來滿足自己的肉慾。雖然他們多次經歷神的看顧與保守,雖然眼看著雲柱與火柱與他們同在的真實,但仍沒有認真地想到神的心意——每一次失敗,並不能讓他們在屬靈方面成長起來,反而一次又一次的招致神的刑罰。摩西明白,擺在他們前面的將是更多的試煉,唯一讓他們能夠安然跨過這樣的試煉,就是以耶和華為神,謹守遵行祂的誡命。
今天這個世代,不也正是如此嗎?正如前面所說,我們甚少人經歷過上幾代那樣的艱辛日子,我們似乎是朝向更進步的社會進發;雖是如此,這並不表示我們可以完全安舒(特別作為一個屬神的子民),我們也必然會遇上不少的挑戰——這些可能來自世界的挑戰、也可以是出於撒旦的攻擊,甚至是來自信徒的(其實這不是早已在聖經說明了嗎)。
相信沒有一個人期望自己在這些挑戰前失敗下來。故此,神的話語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作為我們的引路燈。信徒每一次失敗的經歷,其實就是我們成長中的一步階梯,前人的屬靈經驗,正是建立我們屬靈生命的工具。
今年夏令會釋經講道中,講員將透過《申命記》,讓我們重溫以色列人在歷史路程中的起伏,以作為我們的鑑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