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合一與謙卑〉 王俊明
腓立比書2:1-4中,保羅提及信徒要合一。v.1經文的開始有「所以」一詞,顯示二章的經文與一章結尾是有關連的。上一段(v.27-30)的主句是「你們行事為人應當和基督的福音相配」(v.27),這段說話於上下文的主要意思就是:要以無畏的精神,同心站穩,為福音的信仰齊心努力(v.27-28)。保羅明示信徒要面對「敵人」(v.28)和「爭戰」(v.30)。
「在基督裡若有甚麼勸勉,愛心有甚麼安慰,聖靈有甚麼交通,心中有甚麼慈悲憐憫,你們就要意念相同,愛心相同,有一樣的心思,有一樣的意念。」(v.1-2)
要達致這個目標,就要意念相同,這個是合一的態度,接著保羅以三句作詳細解釋:1.愛心相同、(彼此相愛);2.有一樣的心思、(心志相同、齊心);3.有一樣的意念、(有同一個思念)。同時,也要「只要謙卑,看別人比自己強」(謙卑是一種信仰的表現,是一項基督徒的美德;在人際關係上,謙卑的一種表現是「看別人比自己強」)。「不結黨」、「不貪圖虛浮的榮耀」、「不要單顧自己的事,也要顧別人的事」。
「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,他本有神的形像,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;反倒虛己,取了奴僕的形像,成為人的樣式;既有人的樣子,就自己卑微,存心順服,以至於死,且死在十字架上。」(v.5-8)
主耶穌的降卑就是信徒合一的榜樣。祂怎樣從與神平等的位置而降卑,最後死在十字架上。保羅以耶穌基督為著完成拯救人的救贖計劃,甘願降卑。將自己原有的地位放棄,從與神同等的地位開始降卑。曾經有人數算過,耶穌的降卑共有七重:
1.
倒空自己;
2.
取了奴僕的形狀;
3.
成為人的樣式;
4.
降卑自己;
5.
成為順從的;
6.
順從至死;
7.
且死在十字架上。
教會要達至合一,需要學習主耶穌謙卑的榜樣。在教會內每一位肢體都是獨立個體,也會有自己的想法。若我們只顧自己,教會內的合一,就會被破壞。教會需要合一,因為我們明白「一枝竹仔會易折彎,幾枝竹一紮斷折難」的道理。在教會內,我們學習主耶穌的謙卑,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。